客服热线:010-58103967
微信

健康乐微信号

微博

健康乐微博号

账号登录

扫码登录 扫码登录图标
登录
注册 | 忘记密码?

微信登录

切换账号登录 账号登录图标
登录二维码 扫码提示

请打开微信客户端“扫一扫”

还没有健康乐账号?立即注册!

宫颈上皮内瘤变

浏览: 45421 A- A+

概述 :

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s,CIN)是一组与宫颈浸润癌密切相关的癌前期病变的统称。包括宫颈不典型增生和宫颈原位癌,反映了宫颈癌发生中连续发展的过程,即由宫颈不典型增生(轻→中→重)→原位癌→早期浸润癌→浸润癌的一系列病理变化。

症状 :

宫颈上皮内瘤变早期症状有哪些?CIN一般无明显症状和体征,部分有白带增多、白带带血、接触性出血及宫颈肥大、充血、糜烂、息肉等慢性宫颈炎的表现,正常宫颈也占相当比例(10%~50%),故单凭肉眼观察无法诊断CIN。多数文献报道约半数原位癌患者无临床症状。舒仪经(1995)统计172例原位癌,仅5.2%有接触性出血,12.2%有少量的不规则出血,其余无症状。李楠等(2001)统计150例CIN中,白带增多和接触性出血者分别占26.0%和20.7%,无症状者占38.0%。由于CIN常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根据临床检查难以诊断CIN,目前趋于借助多种辅助诊断方法的联合使用,但最后确诊须靠病理检查。宫颈细胞学涂片+宫颈多点活检(碘染、肉眼观察VIA或阴道镜下)+颈管刮术已成为CIN和早期宫颈癌普遍采用的综合早诊方法,近年来早诊技术方面有较大进展。

治疗 :

宫颈上皮内瘤变治疗前的注意事项?预防:有些学者认为不需特殊治疗,可随访观察,因为低的HPV感染而致的阴道镜下所见的轻度病灶,其恶变的机会较小。有些认为应进行治疗,因为少部分CINⅠ为高危型HPV感染.宫颈上皮内瘤变中医治疗方法主要以西医治疗为主,若要进行中医治疗,则咨询相关的医师。宫颈上皮内瘤变西医治疗方法手术治疗:根据细胞学、阴道镜以及宫颈活组织检查结果决定治疗方法。CINⅠ:约30%CINⅠ发展为HSIL或宫颈浸润癌,因此需切除可见病灶。对范围小、局限的病灶可采用冷冻治疗(有效率约95%);范围较大、病灶扩展到阴道(片状或卫星状),或累及腺体的病变可采用激光治疗(有效率约93%)。病灶切除深度应达粘膜下约6~7mm,以便排除宫颈浸润癌。对无明显病灶,且可随访者可先按炎症处理,2~3月后重复作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必要时再次活检。CIN Ⅱ:可用冷冻治疗(有效率约94%左右)。病变范围大可选用激光治疗(有效率约92%)或宫颈锥形切除病灶。CIN Ⅲ:无生育要求者行子宫全切除术。年轻、希望生育者可行宫颈锥形切除术,术后密切随访。

检查 :

宫颈上皮内瘤变应该做哪些检查?1.细胞学检查 自1941年Papanicloaou和Traut创立用阴道脱落细胞学诊断方法以来,长期的临床实践证明此法具有简便易行、经济有效及多次重复的特点,已成为妇科常规检查的重要内容及宫颈癌普查中首选的初筛工具。从临床角度来看以下几点值得重视:(1)诊断的正确率:细胞学阳性确诊率虽达95.4%,但不同作者报道的准确率差异很大(67%~92.6%),且有一定的假阴性和假阳性。检出CIN的假阴性为10%~35%,甚至高达50%(Coppleson,1992)。细胞学诊断的准确性主要取决于以下因素:①取材部位:是影响涂片质量的关键,常规在宫颈外口的鳞柱交界处取材,但因有一定比例的宫颈癌起源于颈管,特别是腺癌及绝经前、后妇女或宫颈局部治疗后鳞柱交界上移,故应重视宫颈管部位的取材。目前主张双份涂片法(即同时取宫颈和颈管涂片)及重复涂片,有助于提高涂片质量和阳性率。有学者报告随机采用宫颈“双取器”及小脚板取材,二者比较结果显示异常细胞检出率有显著差异,分别为85.7%和42.8%。“双取器”具有使用方便、一次完成双份涂片的优点,但在宫颈萎缩时颈管取材困难。上海有采用小戟式刮板的,认为适用于老年患者。有研究发现,常规涂片有80%以上的细胞随取材器被丢弃,可见细胞学的取材工具还需改进。②加强质量控制,提高制片、染色技术及诊断水平:涂片质量差影响诊断的正确性,占40%。液基细胞学几乎保留了取材器上的全部标本,制成的薄层涂片提高了涂片质量,便于阅片观察。(2)统一诊断标准,应用新的报告方式(TBS):长期以来国内外大多采用传统的巴氏五级分类法,随着细胞病理学的进展,在开阔阴道细胞学诊断范围中逐渐感到巴氏分级法已不能适应疾病的诊断和临床要求。1988年WHO提出应用描述性报告和与CIN一致的报告系统,同年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提出Bethesda系统TBS报告方式,在临床实践中正逐步完善此报告系统。(3)宫颈湿疣的诊断:20世纪70年代后期逐渐认识,Meisels(1981)提出不典型湿疣是癌前病变,细胞学检出湿疣的阳性率低,普查中湿疣的检出率为3%~4%,Meisels(1992)报告普查中湿疣占3.23%,不典型湿疣占0.57%。湿疣的细胞学形态与CIN相似,其空穴细胞易误认为癌细胞,不典型湿疣常误诊为浸润性角化性癌,应予重视,注意识别。湿疣的细胞学特征为:①核周空穴细胞或挖空细胞。②角化不良细胞。③湿疣外底层细胞。(4)重视宫颈腺癌的细胞学诊断:多数人认为宫颈腺癌不易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大多是在细胞学预示CIN后组织学检查才意外发现。细胞学诊断腺癌的阳性率低,为48%左右,近年报道细胞学的阳性预测值为71%~79%(Laverty,1988),常规刮取宫颈外口及颈管涂片可能会提高腺癌的检出率。2.涂抹醋酸肉眼观察(VIA) VIA是指宫颈表面涂抹3%~5%醋酸溶液后,无放大条件下肉眼直接观察宫颈上皮对醋酸的反应程度。根据醋白上皮的厚薄、边界轮廓和消失的快慢等作判断,20世纪90年代后已用于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落后地区的宫颈癌筛查,Belinson等(2001)报告VIA在宫颈癌筛查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0.9%和74.3%,此法简便易行,经济有效。3.碘溶液试验 又称为Schiller试验。是将碘溶液涂在宫颈上观察其染色的部位。正常子宫颈鳞状上皮含糖原,糖原与碘混合后产生深赤褐色或深棕色,不染色为阳性。宫颈炎、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鳞状上皮缺乏糖原或不含糖原,涂碘后不染色,有助于定位异常上皮,识别危险的病变,以便确定该组织检查取材的部位。子宫颈异常部位确定后应确定其外周及远端的边界。通过上述溶液的应用,阴道镜下通常可识别其病变下极,但偶尔病变可延伸至阴道穹隆。病灶的上缘可用阴道镜观察其鳞柱交界处。1.阴道镜检查及阴道镜引导下的活检(1)阴道镜检查:阴道镜检查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诊断子宫颈有无病变的方法,肉眼不能看出的异常上皮及异常毛细血管,通过阴道镜检查可清楚地看到。阴道镜下异常上皮的特征包括:①细胞和细胞核密度的增加。②鳞状上皮轮廓不规则,并伴有特殊的血管变化,表现为点状(punctation)或镶嵌(mosaic)。前者是由于上皮内扭曲或弯曲的毛细血管斜行达表面,后者是由于血管扩张,排列成蜂窝状,内上皮岛分开而成。③白色上皮是CIN的第一特征,在上皮表面有一层厚的角化蛋白。阴道镜检查能进一步帮助发现病变部位,从而指导宫颈部位正确活检,但不能区别原位癌与不典型增生。阴道镜检查结果正确与否与是否全面观察到移行带有关。(2)阴道镜引导下宫颈活检:子宫颈活检是诊断CIN最可靠的方法,在阴道镜引导下对可疑部位行多点活检是明确CIN诊断的最好方法,取下的活检组织应有足够深度,包括鳞状上皮并有足量的间质组织,最好能取到其周围组织。2.宫颈活检及颈管刮术 CIN和宫颈癌的诊断必须依据宫颈活体组织的病理检查。宫颈活检时需注意以下几点:①宜在碘染、VIA或阴道镜下进行多点活检,分别标记送病检;②取材包括病灶及其周围组织;③咬取宫颈上皮及足够的间质组织;④临床或细胞学可疑时应重复取活检或切取活检。颈管刮术(ECC):刮取颈管内膜组织送病理检查,有助于明确颈管内有无病变和CIN或癌是否累及颈管,但是否作为常规检查目前尚无一致意见。颈管刮术的指征为:①细胞学异常或临床可疑的绝经前后妇女,尤其怀疑腺癌时;②阴道镜下病变累及颈管;③细胞学多次阳性或可疑,阴道镜检查阴性或不满意或阴道镜下活检阴性者。3.宫颈锥形切除 是宫颈癌传统可靠的诊断方法,由于阴道镜的广泛开展,诊断性锥切率明显下降。20世纪90年代,国外有几组报道比较阴道镜下活检和锥切活检在诊断CIN和浸润癌中的作用,结果相当(Coppleson,1992)。诊断性锥切指征为:(1)细胞学多次阳性,阴道镜检查正常或看不到全部转化区或阴道镜下活检和ECC阴性者。(2)细胞学报告与阴道镜下定位活检或颈管刮术结果不符。(3)VIA或阴道镜下活检疑有早期浸润。(4)级别较高的CIN病变延伸至颈管内。(5)怀疑腺癌者。临床或阴道镜检查可疑浸润癌者为手术禁忌证。4.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和大环状宫颈转化区切除(LLETZ) 自20世纪90年代后较广泛地应用于CIN的诊治,故也具有诊断和治疗的双重作用。

预后 :

宫颈上皮内瘤变应该如何护理?近20年来,由于薄层液基细胞学技术、子宫颈细胞学Bethesda (TBS)报告系统及杂交捕获(HCII)检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等先进方法的引入,使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断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在诊断上,一个基本要点就是要遵循“三阶梯”模式,即按照宫颈细胞学筛查和HPV检测(必要时)-阴道镜检查-宫颈活检/颈管诊刮(ECC)的步骤进行诊断.在治疗上也应遵循个体化原则.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处理包括了观察随诊、冷冻、激光、电凝、环形电切术、宫颈锥切术、子宫切除以及药物、光动力学治疗等诸多方法,如何规范合理地选择治疗是临床上既常见,又非常重要的问题.治疗方法的选择要根据病变的级别、病变范围、患者年龄、婚育状况、随诊条件以及技术设备等因素综合考虑.不管采用何种方法进行治疗,一定要对患者进行严密随访.预后:Richart曾指出CIN的异型程度越高、累及上皮厚度越深,发展为浸润癌的可能性越大,反之级别低的CIN逆转到正常的机会越多。CIN有三种转归:①消退(或逆转);②持续不变(或病情稳定);③进展(或癌变)。1.CIN转归相关因素(1)HPV型别:有研究提示HPV型别是CIN转归的相关因素(Richart等,1987)。持续高危HPV感染发生宫颈癌的危险性增加250倍。Campion等(1986)对100例CINⅠ级随诊2年余,高危HPV 16,18型阳性者,56%进展为CIN Ⅲ级,而低危HPV6型阳性者,仅20%有进展。(2)CIN程度:随CIN级别的增高,发展到浸润癌的几率增加,大体上CIN有15%可发展为宫颈癌,其中CINⅠ、Ⅱ、Ⅲ级发展到癌的危险性分别为15%、30%和45%见表7。Mill等(1992)报道CINⅠ、Ⅱ、Ⅲ级进展到浸润癌的危险性分别为正常妇女的4倍、14.5倍和46.5倍。(3)年龄:随年龄增长,CIN病变的逆转率下降。Mill等发现35~39岁CIN患者的总逆转率为77%,40岁以上则为61%。(4)其他:如CIN的干预治疗、随诊时间等。2.关于SPI的转归 多数学者认为SPI具有与CIN相似的临床和生物学特性,目前对SPI的转归虽有争议,但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几组报道提示HPV也有三种转归,且与HPV的型别有关。Rome和Chanan等(1987)报告259例未治疗的SPI,随诊18个月,其中16%有进展,39%持续不变,45%消退。Syrjanen等(1987)报道宫颈细胞学诊断HPVⅠ的513例中,25%进展为CIN,60%持续不变,14%消退。3.宫颈原位癌的转归 多数认为原位癌可进展为浸润癌,仅少数自然消退或经活检后消失,也有作者认为原位癌不会自然消退。Mcindoe等(1984)报道300例未治疗的原位癌,随访10~20年,转浸润癌率分别为18%和36%。杨学场等(1992)观察了69例拒绝治疗的原位癌患者,其中26%在平均5.2年内发展为浸润癌。

分享至:

上一篇: 妊娠合并多囊肾

下一篇: 月经不调

医生推荐

暂无相关医生信息

医生推荐

健康乐服务热线

010-58103967

健康乐微博

健康乐微信

返回顶部

公司地址:海南省澄迈县老城经济开发区海南生态软件园B11栋  邮编:571900

Copyright © 2013-2017 健康乐软件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琼ICP备14001698号   琼卫(审批)网审[2014]第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