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10-58103967
微信

健康乐微信号

微博

健康乐微博号

账号登录

扫码登录 扫码登录图标
登录
注册 | 忘记密码?

微信登录

切换账号登录 账号登录图标
登录二维码 扫码提示

请打开微信客户端“扫一扫”

还没有健康乐账号?立即注册!

疝气

浏览: 24328 A- A+

概述 :

疝囊经过腹壁下动脉外侧的腹股沟管深环突出,向内、向下、向前斜行经过腹股沟管再穿出腹股沟浅环,并可进入阴囊,称为腹股沟斜疝,约占腹股沟疝的90%,是最常见的腹外疝。

症状 :

腹股沟斜疝早期症状有哪些?易复性疝临床症状可因疝囊大小或有无并发症而异。基本症状是腹股沟区出现一可复性肿块,开始肿块较小,仅在病人站立、劳动、行走、跑步、剧咳或婴儿啼哭时出现,平卧或用手压时块肿可自行回纳,消失不见。一般无特殊不适,仅偶尔伴局部胀痛和牵涉痛。随着疾病的发展,肿块可逐渐增大,自腹股沟下降至阴囊内或大阴唇,行走不便和影响劳动。肿块呈带蒂柄的梨形,上端狭小,下端宽大。难复性斜疝在临床表现方面除胀痛稍重外。其主要特点是疝块不能完全回纳。嵌顿性疝常发生在强力劳动或排便等腹内压骤增时,通常都是斜疝。临床上常表现为疝块突然增大,并伴有明显疼痛。平卧或用手推送肿块不能使之回纳。肿块紧张发硬,且有明显触痛。嵌顿的内容物为大网膜,局部疼痛常轻轻微;如为肠袢,不但局部疼痛明显,还可伴有阵发性腹部绞痛、恶心、呕吐、便秘、 腹胀等机械性肠梗阻的病象。疝一旦嵌顿,自行回纳的机会较小;多数病人的症状逐步加重,如不及时处理,终将成为绞窄性疝。肠管壁疝嵌顿时,由于局部肿块不明显,又不一定有肠梗阻表现,容易被忽略。

治疗 :

腹股沟斜疝治疗前的注意事项?预防:除一部分婴儿病例外,腹股沟斜疝一般不能自愈。可复性腹股沟斜疝症状一般较轻。而一旦出现疝嵌顿。即症状剧烈,如处理不及时,可出现疝内容(多为网膜或肠管)的绞窄坏死,愈后相当严重。因而有疝患者一般宜早行手术,以免造成不良后果。腹股沟斜疝西医治疗方法手术治疗:斜疝不可能自愈,且可能发生嵌顿或绞窄,故应手术治疗。但一周岁以内的患儿,腹壁随生长发育,强度增高,有可能自愈,可暂缓手术。老年体弱如患有其他严重疾患不宜手术,可在回纳疝块后用疝托紧压疝环,夜间休息时可除去。长期使用疝托可造成疝内容物与疝囊颈粘连,一般不予推荐。斜疝的手术原则是疝囊高位结扎和疝修补。对患儿仅作疝囊高位结扎,以免影响精索和睾丸的发育和破坏腹股沟管的生理性掩闭机制。除非腹壁有巨大缺损,一般很少施行疝成形术。疝囊高位结扎:为了消灭残留的腹膜鞘状突,必须在横断疝囊后,剥离其近端到内环,该处可见到腹膜外脂肪层,其深面即为壁层腹膜。在此平面用丝线行疝囊颈高位结扎,远端疝囊一般不必切除,囊口任其开放。疝修补:随着斜疝的发展,内环逐渐被撑大,腹膜强度进一步减弱。因此在疝囊高位结扎后必须行疝修补术。疝修补应包括二个概念:即修补被撑大的内环,和修补腹股沟管的薄弱部位。在修补腹股沟管之前必须先探查和修补被撑大的内环,否则复发将不可避免。为此,在疝囊高位强扎后必须继续解剖提睾肌,将其在根部切断,更好地显露撑大的内环及凹间韧带,缝合凹间韧带使内环缩小以只能容纳精索通过为度。腹股沟管薄弱部位修补的主要术式有以下几种:1、Ferguson法在精索浅面将腹内斜肌下缘、腹横腱膜弓和联合腱缝合到腹股沟韧带以增强腹股沟管前壁,适用于较小和腹股沟管后壁尚健全的斜疝。(1)精索仍在原来位置,缝合提睾肌(2)将腹内斜肌下缘、腹横腱膜弓和联合腱与腹股沟韧带缝合(3)腹外斜肌腱膜重叠缝合2、Bassini法:将精索游离提起,于其深面将腹内斜肌下缘、腹横腱膜弓和联合腱缝合到腹股沟韧带以增强腹股沟管后壁,精索被移位到腹内斜肌和腹外斜肌腱膜之间,适用于较大的和腹股沟管后壁强度减弱的斜疝。判断腹股沟管后壁、腹横肌腱膜和腹横筋膜的强度,可于术中用手指伸入内环到其内侧的腹壁向体表方向顶出以体会其强度。该术式目前较常采用。(1)提起精索,移位到腹内斜肌和腹外斜肌之间,在其深面将腹内斜肌下缘、腹横腱膜弓和联合腱与腹股沟韧带缝合(2)腹外斜肌腱膜重叠缝合3、Halsted法 将精索游离提起,于其深面将腹内斜肌下缘、腹横腱膜弓和联合腱缝合到腹股沟韧带上,再将腹外斜肌腱膜上下两叶在精索的深面对合或重叠缝合,精索被移位到皮下。此术式比Bassini法进一步增强了腹股沟管的后壁。适应证同Bassini法,但一般不适用于青少年,因精索移位于皮下可能影响它和睾丸的发育。(1)提起精索,移位到皮下,将腹内斜肌下缘、腹横腱膜弓和联合腱与腹股沟韧带缝合(2)将腹外斜肌腱膜在精索深面重叠缝合4、McVay法 用耻骨梳韧带(Cooper韧带)替代Bassini法中的腹股沟韧带进行修补。于腹股沟管后壁、腹股沟韧带上缘将腹横筋膜切开,将其上切缘连同腹内斜肌下缘、腹横腱膜弓和联合腱与耻骨梳韧带相缝恢复原有正常解剖关系。修补缝合部位深至耻骨上支,除增强腹股沟管后壁外,尚转变了腹内压力的传播方向,适用于巨大斜疝和直疝。但必须注意此术式并不兼有掩闭内环的作用。内环明显扩大者,仍应将其修补或将腹横筋膜上切缘缝合于股鞘前壁,缩小内环以仅能通过精索为度。此术式修补部位深,操作难度较高,若不注意可能损伤股血管。1、腹内斜肌 2、腹股沟韧带 3、腹外斜肌腱膜 4、腹横腱膜弓 5、耻骨梳韧带将腹内斜肌下缘、腹横腱膜弓与耻骨梳韧带缝合,再缝合腹横筋膜,重建内环使仅容精索通过为度5、腹膜前修补术 此术式的优点是疝可更高位结扎疝囊,不破坏腹股沟管的解剖结构及其生理掩闭机制,不需切开腹股沟管处的腹横筋膜,即可将腹内斜肌下缘、腹横腱膜弓和联合腱与腹股沟韧带或耻骨梳韧带缝合。它尤其适用于复发性腹股沟疝,可避开原手术造成的粘连和疤痕组织。具体操作方法:取Nyhus入径,在腹股沟管上方约6cm处横形切开腹外斜肌腱膜、腹内斜肌、腹横肌和腹横筋膜,在腹膜筋膜深面向下分离找到疝囊颈,切开囊壁,回纳疝内容物,疝囊高位结扎,行腹膜前疝修补术。如为复发性腹股沟疝,腹股沟区有严重缺损,可采取自体阔筋膜或合成纤维网修补,将移植补片下缘内侧缝于耻骨梳韧带跨越股血管向外侧继续缝于腹股沟韧带和髂耻束,补片外侧缘剪成裤叉状,包绕精索,重建内环,补片上缘及内侧缘分别与腹横筋膜、腹横肌和腹直肌缝合。6、Shouldice法 其原理是切除薄弱的腹横筋膜,将其上下两叶叠瓦式缝合,并把上叶边缘再缝于腹股沟韧带,然后将联合腱、腹横腱膜弓、腹内斜肌下缘与腹外斜肌腱膜下叶的深面或腹股沟韧带缝合。具体操作方法是游离并提起精索,用手指伸入内环探查腹横筋膜薄弱程度和范围,沿腹股沟韧带方向从内环到耻骨结节切开腹横筋膜,并切除其薄弱部分,游离下叶到腹股沟韧带处,上叶到腹横肌深面内侧达腹直肌后鞘处,将健全的上下叶叠瓦式缝合,即下叶切缘从耻骨结节处连续向外缝合于上叶的深面,直到构成一个较紧的内环,以恰能通过精索为度,然后将缝线再按相反方向把上叶的切缘缝合到腹股沟韧带上,并返回到耻骨结节处与第一针缝线的另一端打结。再将腹内斜肌下缘、腹横腱膜弓和联合腱缝合于腹股沟韧带和腹外斜肌腱膜的深面,最后在精索的浅面缝合腹外斜肌腱膜。本法强调增强腹横筋膜在疝修补术中的作用,适用于腹股沟后壁、腹横筋膜较薄弱和内环扩大的斜疝。(1)提起精索,沿虚线切开腹横筋膜(2)游离腹横筋膜切缘上、下两叶(3)将腹横筋膜下切缘从耻骨结节处向上外连续缝合于上叶深面(4)再按相反方向将腹横筋膜上切缘与腹股沟韧带连续缝合达耻骨结节处(5)将腹内斜肌下缘、腹横腱膜弓、联合腱与腹股沟韧带或腹外斜肌腱膜深面缝合(6)于精索浅面缝合腹外斜肌腱膜7、Madden法 本手术只修补腹横筋膜。在游离并提起精索后,用手指伸入内环以了解其大小和腹横筋膜的薄弱程度以及范围,从内环沿腹股沟韧带切开腹横筋膜,解剖腹横筋膜上下叶到健全处,切除薄弱部分,然后从陷窝韧带起向外间断缝合两叶切缘到精索根部,重建内环。手术与Shouldice法类同,强调增强腹横筋膜的重要性,但不作腹壁其他层次的修补,比较符合解剖原则。由于腹横筋膜修补缝合处张力小,术后伤口无牵拉感。但对巨大斜疝,因腹横筋膜和腹股沟区腹壁强度严重受损,不适用此术式。提起精索,从内环沿腹股沟韧带切开腹横筋膜,并切除其薄弱部分,再从陷窝韧带起向外间断缝合上、下两叶切缘到精索奶部,重建内环疝成形术:巨大斜疝因腹股沟管后壁严重薄弱缺损,腹横腱膜弓、腹横肌和腹内斜肌又已萎缩,无法利用这些组织施行修补,可采用自体阔筋膜、丝绸片或多种合成纤维网行疝成形术。亦可利用腹直肌前鞘向外下方翻转缝合于腹股沟韧带以加强腹股沟管后壁。嵌顿性疝应紧急手术,切开狭窄疝环,解除嵌顿,回纳疝内容物和做疝囊高位结扎。局部组织如无水肿可同时施行疝修补术。小儿嵌顿性斜疝可先试行非手术治疗。若为绞窄性斜疝,则不论年龄均应紧急手术。手术目的是解除嵌顿,切除坏死的疝内容物和疝囊高位结扎。禁忌作疝修补术。为增加绞窄性斜疝的手术安全性,术前准备甚为重要。

检查 :

腹股沟斜疝应该做哪些检查?视诊、常规化验室检查。

预后 :

腹股沟斜疝应该如何护理?多数疝气无法被防止, 但是有可能减少疝气反复发作。以下建议可帮助减少疝气的复发:1.保持健康体重。2.坚持加强腹部肌肉锻炼。3.积极预防、控制便秘,慢性咳嗽。4.多吃高纤维食物。5.避免免举、推挤、或拉扯重物;放弃吸烟恶习。

分享至:

上一篇: 肝动脉闭塞

下一篇: 软组织损伤

医生推荐

暂无相关医生信息

医生推荐

健康乐服务热线

010-58103967

健康乐微博

健康乐微信

返回顶部

公司地址:海南省澄迈县老城经济开发区海南生态软件园B11栋  邮编:571900

Copyright © 2013-2017 健康乐软件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琼ICP备14001698号   琼卫(审批)网审[2014]第12号